1564212058565695.jpg




"城市地理":

一场关于西安历史的想象



艺术家:蔡龙飞、崔凯敏、郭海强、郭涛、郭凤怡、贺天琪、胡昀、潘剑、潘旭、石珩伯、王超、谢思冲、杨双庆、耶苏、阎洲、张亚谦


策展人:杨西

展览时间:2018年6月9日至8月26日







5.jpg


展览现场  Exhibition Site









      夏季,OCAT西安馆将西安角项目空间扩展至整个一层展厅,带来一场对西安进行特别关注的大型群展。西安角项目于2016年推出,作为推介西安地区艺术家的平台,也使受邀于OCAT西安馆的其他国内外艺术家了解到鲜明的本土特色。


     “城市地理:一场关于西安历史的想象”是通过城市的地理变化作为展览的轴线。其根据西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更迭将展览分为五个章节,如同一部小说的起承转合,将这个城市带给人们的丰富想象呈现出来。对于“西安”而言,它并非只是单纯的地域概念,而是承载着一个它曾经有过的现实。这实则是一种隐喻、一个预言、一段故事抑或是闪现的灵感…… 因而,这次展览将通过多位艺术家的创作尝试,探寻出西安丰富的历史以及可见的机遇,强化出西安既是一个地点又是一种提供想象空间的感觉。













耶苏 Ye Su

刺菻  Sharp  Philtrum   

装置(两件)   Installation  1800mm×1560mm×900mm(two pieces)  2018











关于刺菻



      耶苏的作品起初是由梦境激发了灵感,如同《寻秦记》的小说一样,他从梦中穿越来到秦陵地宫。在梦旅结束后,耶苏寻找了大量传统文献中对“帝国意识”的描述,而《刺菻》这件作品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孕育而生。

    《刺菻》的形制脱胎于秦始皇陵的封土造型,其内容多用喷绘绿植代替真实植物的手法。图像模拟出的绿化带扁平而荒诞,这样的图像绿化不仅对自然产生了规训,对现代城市空间和能量也进行了再分配。喷绘打印的绿植使得很多“绿化”永久“常绿”,易于更换,让绿化这一分割公共空间的权力手法更加廉价与快速。

     ——策展人杨西



    对于一个有几千年历史长河的帝国来说,艺术或许是一次核磁共振。

    我出生的绍兴,当地有座秦望山,是当年秦始皇东巡看海的地方。或许是某个类似的量子纠缠,几年前我梦见秦始皇,他正一个人在秦陵地宫里忙活。梦里的地宫出奇简陋,只有一条红色的走廊和一个开间。于是,我告诉秦始皇:“目前你的陵墓没法体现作为中国皇帝的气派。应该把珍珠宝石镶在天上作星斗,用水银在地上铺成河流,再造帝国的游观百官、战车兵勇、一草一木。”

    2015年起,我开始留意公共空间(网络、城市)里一些具备有意识形态意味的设置,包括绿化带,试图在其间能够发现历史或现实的目的性。这次在OCAT西安根据方案与空间的咬合程度,做了两个貌似封土堆“绿化带”——“刺菻”,一个顶面打开,一个则闭合。绿化,是隐秘的统治技术。

    自秦以来,枭雄崇拜以及相关的统治技术便使“皇权”、“帝位”成为现实中难以消解的存在。未被打开的秦陵,是帝国美学的集大成,它以不可见的全息构想,开启了后世权术政体的延绵。对“大国”的迷恋,与“桃花源”一样,一直占据着集体无意识,在当下需要更多面而深刻的透视。

    ——耶苏